童年是一颗多味糖,尝起来酸甜苦辣

图片



8月1日, “杭州青年影像计划”联合杭州文化创意协会 , 共同举办了“童年这件小事”短片展,该展邀请了2019杭州青年影像计划入围五部优秀短片,并邀请了《小事》导演李泽熙到现场, 从制作影片的初衷、整体思想为大家分享关于童年短片的故事。


图片
△《童年这件小事》分享会现场

用2个小时左右的播放的5部电影短片, 在叙述手法上对于想表达的意义往往呈现更强的震撼力,人物形象在有限的时间里也更加立体饱满。

《鹿鸣小学》

一个老师四个学生: 一个村庄小学的史诗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但是大山里的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走不出去, 乡村学校的条件很简陋, 比不上城市学校, 但却是孩子们的人生起点。通过这部影片, 大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也提高了很多, 这是一部有争论的影片, 乡村学校条件有限, 家长们的外出务工且不重视教育、手机等电子设备都是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关键条件,  有些人说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


图片
△ 武老师和仅剩的三个学生在学校门口拍合照。(图片来源: 纪录片《鹿鸣小学》

鹿鸣小学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寒王乡的鹿鸣村, 地处太行山区。唯一的武老师是所有的时间都是在乡村小学度过, 工作了十几年, 送走了一批批学生。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都感觉得到, 武老师很留恋, 揪心的是, 拍完照之后, 几个小孩各自回家, 接着就有工人进来丈量场地了。



《异类》

学习的好坏, 与是不是坏孩子没关系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过这种感受, 小时候的班级里会有性格特别的同学, 被其他同学和老师所漠视, 没有朋友, 也经常受到大家的各种排挤, 这部影片刚好诠释了整个时代背景下的这一小部分孩子的极致表现。

影片里的李简单和黄陌就是最特殊的两个孩子, 因为与众不同被班主任和同学们孤立, 共同的境遇是他们惺惺相惜, 在这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 “一起打扫卫生、一起罚站...

但没有人想成为“异类 ”, 影片最后, 黄陌反过来, 和一帮孩子们, 共同追赶李简单这个学习优秀的学生, 导演给了观众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



图片



台湾导演蔡明亮说过:“只重视影片的艺术性、实践性和先锋性,恐怕难以排除一个动机, 那就是迎合国际影展评委会的口味。



这几部影片给人的是一种真诚和深情,隐藏了不同的内心, 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多元的童年, 而不是技巧上的纯熟和思想上的深刻。影片的意义或许在于他真切的展现了一个人成长的一段足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拍出了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




拍摄《小事》缘起

李泽熙导演讲到: 

「我小的时候, 我们邻居家有养很多鸡,那些鸡每天都会跑到我们家后院,我会看到一地的鸡屎。每次看到这些鸡我都会捡起石头砸它, 有一天这只鸡真的就不见了。后来这件事于心有余悸了很久, 其实更希望很多事情像猫和老鼠的感觉, 猫被老鼠打成碎片,又马上拼凑起来,都是可逆的。

“ 从另外一个维度想,这些促成了我对世界观思考的角度, 是我童年的记忆,打乱了又拼凑起来,更像是长大后对生活、对自己世界观的变化, 包括这个剧情里的小孩, 都是小时候村子里的玩伴”」

图片
图片
△李泽熙导演现场在分享

从写实与抽象,《小事》这个片子可能更偏向于写实, 前面不断增加画面的信息量,从进入事物到场景的角度来看,影片结构很简单, 开枪前的热闹,小朋友讲话快、多, 所以让镜头变慢, 内容也相比较具体; 而开枪后的冷淡,传达出比较抽象的内容, 既能比较通俗又能在艺术层面突破的。


李泽熙导演谈到,“任何一个构成物质最小单位的原子, 它里面所包含的结构其实跟整个宇宙的结构是非常相似的, 我们可以从人类最原始的状态看出,整个人类未来的走向”。


拍摄《小事》的配音

“对他来说, 配音的过程就像是养了个自己的小孩”

「李导感慨了很多, 一部电影的配音非常重要, 起到了整部影片的渲染作用,  因为这些小朋友都是村子里的小孩, 自己提前写台词, 让小孩子模仿自己的语音语调。筛选适合配音的小朋友的过程中也是经历很多, 需要把孩子带到安静的录音棚, 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 会觉得放不开, 所以我会有在家里和录音棚两个录音版本, 同时李导也对影片里面的台词倒背如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场听众提问互动

李泽熙导演讲,“如果有机会,我会体验拍次长片”。 


因为这个短片是和另外三个人, 在学校的地下室里做了七个月, 才做出来4分钟不到的片子, 就是自己自身的资源不充足, 如果有机会, 如果能放下柴米油盐, 我一定会体验拍次长片。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在荧屏上能再次看到李泽熙导演的作品, 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