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由年轻人创办的杭州电影公司是如何挖掘与陪伴青年导演的

文| 天目记者裘晟佳


2021年伊始,浙产院线电影表现亮眼。《送你一朵小红花》票房突破13亿,稳居实时票房冠军;战疫纪录片《武汉日夜》真实感人,催人泪下;上映10天的杭产新片《小伟》细腻地刻画了中国式家庭的悲欢,以7.8分的高口碑领跑1月院线影片榜单。


不少关注浙产电影的观众,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午夜失焦。午夜失焦全称为午夜失焦(杭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于打造具有国际市场前景、作者属性的优质艺术和商业电影项目。


在《小伟》之前,2018年,同样由午夜失焦出品的杭产电影《漫游》,获得了第2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新浪潮”奖提名,并入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论坛单元。


天目新闻记者独家专访了午夜失焦的联合创始人曹柳莺。她同时也是业内著名电影自媒体深焦DeepFocus联合创始人、午夜失焦旗下海外发行厂牌视幻文化合伙人。


关于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她是如何作答的

午夜失焦是如何接连挖掘实力新人青年导演?又是如何将他们的作品推上国内外的电影权威舞台,收获世人的瞩目与褒奖?在新冠疫情与流媒体平台的双重冲击之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又该何去何从?



三位中国留学生的“巴黎电影梦”


2018年,由午夜失焦出品、曹柳莺担任制片人的杭产电影《漫游》,入围釜山电影节新浪潮竞赛、柏林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华语竞赛等数十个海内外电影节展。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不仅认识了年轻的导演祝新,也记住了“午夜失焦”这个有些特别的名字。


这家2017年在杭州注册成立的电影制片公司,由赵晋、曹柳莺和徐佳含共同创立。在此之前的2015年,三位年轻的合伙人还一同打造了如今业内知名的电影自媒体“深焦DeepFocus”。



这听上去是个非常励志的电影行业版“中国合伙人”的故事。那么他们是如何从电影发烧友一步步成为业内人士的呢?


让我们把镜头倒回到2008年,正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就读的曹柳莺,去上海国际电影节实习。当时她负责的工作是字幕组工作统筹,而她所在的字幕组负责电影节外语影片的中文翻译、字幕放映等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电影,以前只是喜欢而已。”这之后,她开始尝试写影评向媒体投稿,对于电影的了解也一点点地加深。


2012年,曹柳莺到法国里昂留学,受欧洲电影氛围的影响,她开始参加戛纳、柏林、威尼斯、釜山等海外知名电影节。一开始是以影迷的身份参加,再后来她开始作为多家国内媒体的特邀记者在电影节一线进行采访报道。


2015年2月,曹柳莺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认识了好几位与她同样热爱电影的留学生,其中有一位就是在巴黎留学的杭州人赵晋。


3月,怀着对于电影共同的热爱,几个留学生一起开设了名为“深焦DeepFocus”微信公众号,公众号的自我简介是“一份以巴黎为发源地的迷影手册,我们从这个星球上的各个角落发回第一手电影批评和资讯。同时,我们也遍及全球各大电影节,深入观察整个世界电影工业。”这个电影自媒体平台至今先后发表过来自全球各地上百名作者的作品。


2015年9月,青年导演毕赣在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凭借《路边野餐》一举斩获“当代影人”竞赛单元的两项大奖——“最佳新导演奖”和“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名奖”。在洛迦诺获奖后,毕赣的下一站行程是南特三大洲电影节。结缘巧合之下,曹柳莺和她的伙伴们认识了毕赣,并为他在巴黎举办了《路边野餐》的巴黎放映活动。


在活动中,曹柳莺认识了当时作为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留学生徐佳含。徐佳含当时在美国留学,作为交换生在巴黎学习一年。此后,曹柳莺、赵晋与徐佳含对于彼此的了解逐渐加深。“我们三个挺聊得来的,就作为一个核心团队,开始在电影节报道之外,接触一些华语影片的海外推广工作。”


2016年,张大磊执导的《八月》和梅峰执导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参加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徐佳含作为团队代表,在电影节期间配合两部影片完成相关工作,包括媒体及组委会的对接等等。



“从那时起我们意识到华语电影和团队对于参加海外电影节,以及影片海外发行方面的诉求。而我们团队对海外比较了解,这正是我们可以做的事。”就这样,曹柳莺的团队慢慢地从一个留学生的兴趣小组,向着成为电影工业一份子的目标去努力。


两部备受好评的杭产电影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2017年,回国的三人选择在赵晋的家乡杭州,注册成立了午夜失焦。公司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很清晰,分为制片、海外发行及媒体三大板块。


“我们很喜欢南方做事情的氛围,跟人打交道也是。”从《漫游》到《小伟》,曹柳莺坦言从行业主管单位到具体接触过的个人,杭州这座城市给予了本土电影创作者最大也是最发自内心的支持。


“比如《小伟》的杭州导演见面会放映,无论是活动的组织,影厅的配置,还是观众们的热情,都让黄梓导演感觉像是在自己家乡做活动一样,特别感动,也充满了感谢!”(点击这里复习《小伟》杭州专场映后实录)


如今,赵晋、徐佳含在国内主持公司大局,负责制片板块。而曹柳莺在与北京有着7小时时差的奥地利定居,负责公司的海外发行业务。


“我很佩服赵晋的眼光和审美,他非常擅于挖掘有潜质的新人导演。”因为公司体量关系,午夜失焦在电影制片板块,侧重于青年导演的挖掘与合作,《漫游》的导演祝新、《小伟》的导演黄梓,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2017年,赵晋通过中国美术学院的朋友推荐,了解到当时正在美院读书的祝新,拍了一部不错的片子,也就是后来的《漫游》。


赵晋看完粗剪完成的《漫游》之后赞不绝口,立刻意识到祝新作为新人导演的潜力。于是,午夜失焦正式以出品方的身份,加入到影片的创作中。


当时,午夜失焦为影片找来金棕榈奖得主、泰国著名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后期团队,由曹柳莺陪同祝新在泰国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


“年轻导演一定要走电影节才能出来,这是我们的优势,在海外推广上我们尽全力去做!”与此同时,午夜失焦陪同祝新一起,开启了电影《漫游》的“海外电影节之旅”。包括柏林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国际知名电影节等在内,影片一共参加了三四十个海外电影节,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祝新亲自到了现场。


“与导演的长期沟通,以及持续性的陪伴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海外发行的过程中,导演和团队相互了解、培养信任,最终达成长期持续合作的意向。


在时间跨度较长的电影节行程中,无论是作为制片还是海外发行方,面对性格迥异的导演与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如何照顾到导演的情绪、及时解决问题,也是午夜失焦的必修课。


“比如像祝新,有一次他坐飞机遇到特别强的气流,飞机颠簸得非常厉害。于是等到下一次又要坐飞机去参加电影节,他就死活不愿意去。他是个非常可爱的大男孩(笑),我当然可以理解他的顾虑,但最终我们还是说服他上了飞机。”


未知的旅程有顾虑自然也有收获,“我们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观众里有位阿拉伯大叔看完电影后,拉着他的手说自己在影片中找到了共鸣,让导演觉得这一趟去得很值。”如今再回忆起这些大家都印象深刻的瞬间,曹柳莺认为团队必须要做的,就是平衡好电影创作者与外界的关系,照顾到导演的方方面面。


眼下,午夜失焦作为项目的出品方、开发方,正在与祝新继续合作创作他的第二部电影《未来信》。


“《未来信》是一部很硬核的黑色悬疑类型的商业片,目前正在剧本修改阶段,计划一半在杭州、一半在海外拍摄。这会是一部体量更大的影片,让祝新能够进一步展现他的才华与潜力。”曹柳莺说道。

2019年,祝新的新作《未来信》,获得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万众注艺电影大奖”在与导演的具体合作方式上,和祝新一样的还有黄梓。


曹柳莺、赵晋与黄梓的相识,是在2018年的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WIP单元创投会上。当时电影《小伟》已经拍摄完成,正在做后期。两人看完黄梓用电脑播放的片花,“用黄梓的话来说,赵晋是第一个觉得他作品好的人。”


后来,午夜失焦同样从制片层面介入,在影片剪辑等后期制作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带着影片试水国内外电影节,最终在杭州完成了电影的立项、审查工作,并最终促成了影片的院线公映。


连续两部作品受到行业的肯定,也让午夜失焦开始在业内崭露头角。“做电影这行这些年,要说最感动的,说来有些俗,是我们三个人这么多年还在一起,虽然相隔两地,但劲始终往一处使。”说着说着,曹柳莺不免感慨道。



疫情、流媒体双重冲击之下

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

SPRING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5月11日至22日举行的第7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推迟至7月6日至17日举行。


海外电影节像这样因疫情原因延期、线下改线上甚至是取消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整年。

“一开始我觉得不去电影节,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一年前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曾一度让负责海外发行工作的曹柳莺感到沮丧与迷茫。


在她看来,海外发行一直是午夜失焦的优势之一,这是一项琐碎且细致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专注力,但她一直乐在其中。

“我们在电影节做的主要工作,是跟选片人进行有机的沟通,因为你必须和真正在看片子的人产生联系。”


多年参加电影节的经历,为曹柳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华语片参展、参赛就像是申请海外学校,肯定是从最好的开始。接着是计划A、计划B,还要有保底选项,并且需要根据时间节点的不同,做一个系统的方案。”


她坦言,正如国内观众对于海外电影节会有一定的刻板印象一样,海外电影节对于华语影片的偏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之前贾樟柯、王小帅的作品走出去了,海外对于华语片的认知,就可能还停留在写实主义阶段。”


而近年来,随着华语影片对海外市场的日趋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走出去”,得以被全世界的观众所认识,不少画风截然不同的新电影与新导演脱颖而出。“我们作为有海外发行业务板块的公司,一直坚持在做的,就是通过影片的输出,让海外了解到华语电影创作的多元化,这是一个很漫长的培养过程。”


“对电影节来说,选片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发现新的影片,发掘新的电影人。其实有很多选片人很想了解中国电影,但他不知道该从哪里去了解。所以他很乐意与像我这样的发行商建立一个长期的联系。”因此,往年曹柳莺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大量地与选片人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以及西方观众的文化语境及视角,为他们精准地推荐适合的影片。


以《漫游》为例,曹柳莺将影片推荐给了一位资深的香港选片人,他同时兼任香港国际电影节与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选片人。

“他很喜欢《漫游》,便向柏林的团队做了重点推荐。”当时《漫游》已经确定要参加釜山国际电影节,团队十分担心国际首映的冲突问题,“柏林这边基于对影片的喜爱,同意只要确保欧洲首映放在柏林就行,因此《漫游》有幸同时去了两个国际电影节。”


2019年,曹柳莺一共坐了54次飞机,“一般我1月在孟加拉,2月在柏林,3月在香港,4月在北京,5月在戛纳,6月在上海,上半年就过去了。”


而这种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最佳沟通方式,也受到了来自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


“比如柏林国际电影节,全世界的重要选片人和其他小电影节选片人都会去那里看片。我通常的工作是向所有选片人推荐我的片子。有些电影节是我没有合作过的,我会按照联系人列表去认识几十个新的选片人。”在线下活动全部取消之后,曹柳莺感觉“像失去了大树的小枝丫的联系渠道,无所适从。”


好在,经过一年的改变与适应,曹柳莺逐渐摸索到了适合后疫情时代的全新工作方式。

现在,她的日常工作是定期给各大电影节的选片人发邮件,更新片单、了解各大电影节最动向与需求。


另外,许多电影节的市场交易板块都转到了线上,往年她会把各大电影的市场都亲自跑一遍,而现在更小一些的电影节的市场交易足不出户也能参加,在涉猎方面算是更广泛了。


与此同时,流媒体平台的兴起,也在极大地冲击电影市场。


“各个线上平台都在抢内容,那些刚在电影节上崭露头角的影片,可能第二天就被Netflix(网飞)买走了。其他网站也在做差异化内容,比如专门做纪录片的、只播放女性导演作品的网站等等。这对于海外发行来说是全新的思路,我们的眼里不再只有电影节、院线发行,更多的版权采购方在做新渠道的发行,寻找新的买家。”曹柳莺介绍。


作为海外发行方,曹柳莺也在及时地向与其合作的片方、导演,提供海外参展方面的建议。


基于海外疫情现状,她认为今年上半年海外电影节正常在线下举行的可能性不大,大家不妨转换思路,将重心放在包括上影节、北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等在内的国内电影节上,“有的影片原本想赶上半年的海外电影节,不如先把后期做得更完善些,把国内的发行先落实了。只要国际首映还在,现在的大环境之下,下半年再走出去参加秋季电影节也不迟。”


考虑到近年来全球电影行业面临的困境,曹柳莺也鼓励华语电影尝试参加海外线上展映。“线上放映,影片的物料交接成本比较低,如果大量走线上电影节,电影放映费的金额虽然不高,但也是一定的收益。海外发行方会跟片方分成,在发行层面就会有资金回流。


当然,曹柳莺也强调这样的线上放映仍存在弊端,即各种盗版资源会在网络上出现,版权无法得到完全有效的保护,“各大电影节都在尽最大所能去杜绝盗版的可能性,但还是防不胜防。”


2020年2月,电影《未来信》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CineMart路演,这是当年唯一的华语入围项目

“我们的打算就是活下去(笑)。”纵使过去的一年五味杂陈、感慨万千,当记者提及2021年午夜失焦的新目标与计划,越洋电话那头的曹柳莺依然不忘用幽默的语气“秒答”。


事实上,在影视行业身处逆境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一家正在创业中的年轻的小影视公司,午夜失焦正稳抓稳定向前迈进,挑战自我。


目前公司手头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包括由张律执导,倪妮、张鲁一、辛柏青、池松壮亮主演,已拍摄完成正在做后期的《柳川》;由陈涛执导,已经顺利申请到法国政府国家电影基金的中法合拍电影《海阔天空》;以及祝新的新作《未来信》。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要做有趣的电影。虽然我们是做艺术电影起家的,但其实所有的平台和机构都在寻找既有观众向,又有作者表达的影片,就像奉俊昊的作品,既是艺术片,也是受到全世界认可的商业片,我们期待这样的电影出现。”